在 外汇交易中,支撑位(Support)和阻力位(Resistance)是技术分析的核心工具,用于判断价格短期或中期的“强弱边界”——支撑位是价格下跌时可能被买盘托底的“底线”,阻力位是价格上涨时可能被卖盘压制的“天花板”。掌握这一技术,能帮助交易者精准定位入场点、止损位和目标位,大幅提升交易胜率。
以下从定义逻辑、常见类型、识别方法、实战应用四个维度,系统解析支撑位与阻力位的技术分析方法。
一、支撑位与阻力位的底层逻辑:市场心理与供需博弈
支撑位与阻力位的本质是市场参与者“记忆”与“行为”的集中体现,其形成源于历史交易中的“供需平衡点”:
1. 支撑位(Support):下跌中的“买盘防线”
当价格跌至某一水平时,买方力量超过卖方(如抄底资金入场、前期空头平仓),价格止跌反弹,该水平即为支撑位。
- •
核心逻辑:市场参与者认为“价格已足够低”,倾向于在此买入,形成“需求集中区”。
2. 阻力位(Resistance):上涨中的“卖盘压力”
当价格涨至某一水平时,卖方力量超过买方(如获利了结盘、前期多头平仓),价格滞涨回落,该水平即为阻力位。
- •
核心逻辑:市场参与者认为“价格已足够高”,倾向于在此卖出,形成“供给集中区”。
3. 动态转化:支撑与阻力的“角色互换”
一旦支撑位被有效跌破(价格收盘低于支撑位且未快速收回),原支撑位可能转化为新的阻力位(因曾在此买入的交易者被套,后续价格反弹至此时会触发抛售);
同理,阻力位被有效突破(价格收盘高于阻力位且未快速回落),原阻力位可能转化为新的支撑位(因曾在此卖出的交易者踏空,后续价格回落至此时会触发买入)。
二、支撑位与阻力位的六大常见类型
根据形成机制,支撑位与阻力位可分为以下六大类,交易者需结合图表灵活识别:
1. 水平支撑/阻力位(Horizontal Support/Resistance)
- •
定义:价格在历史波动中形成的明确高低点(如前高、前低、震荡区间上下沿),构成水平的支撑或阻力。
- •
识别方法:
- •
前期摆动高点(Swing High):连续两根K线的高点(第二根高点高于第一根,且中间无更高点),后续价格回落至此易受阻;
- •
前期摆动低点(Swing Low):连续两根K线的低点(第二根低点低于第一根,且中间无更低点),后续价格反弹至此易受支撑。
- •
示例:
EUR/USD在2024年3月至5月震荡,高点1.0900(摆动高)、低点1.0750(摆动低)→1.0900为阻力位,1.0750为支撑位;价格突破1.0900后,该位置转为支撑。
2. 趋势线支撑/阻力位(Trend Line Support/Resistance)
- •
定义:连接连续两个以上摆动高点或低点的直线,分为上升趋势线(支撑)和下降趋势线(阻力)。
- •
识别方法:
- •
上升趋势线:连接至少两个连续的低点(后低高于前低),价格沿趋势线上方运行,趋势线构成动态支撑;
- •
下降趋势线:连接至少两个连续的高点(后高低于前高),价格沿趋势线下方运行,趋势线构成动态阻力。
- •
示例:
GBP/USD处于上升趋势,低点依次为1.2500、1.2600、1.2700→连接这些低点的直线为上升趋势线,价格每次回调至趋势线附近(如1.2700)均获支撑。
3. 均线支撑/阻力位(Moving Average Support/Resistance)
- •
定义:移动平均线(如20日均线、50日均线、200日均线)因代表“市场平均成本”,常成为价格的动态支撑或阻力。
- •
识别方法:
- •
上升趋势中,短期均线(如20日均线)常作为回调支撑位;
- •
下降趋势中,短期均线(如20日均线)常作为反弹阻力位;
- •
长期均线(如200日均线)是大周期“牛熊分界”,突破200日均线常视为趋势反转信号。
- •
示例:
USD/JPY处于上升趋势,20日均线持续上行,价格每次回调至20日均线(如155.00)附近均止跌反弹,20日均线即为动态支撑。
4. 斐波那契回撤支撑/阻力位(Fibonacci Support/Resistance)
- •
定义:基于斐波那契数列(38.2%、50%、61.8%、78.6%等)计算的回撤位,常作为趋势中的潜在支撑或阻力。
- •
识别方法:
- •
选择一段明确的趋势(如从低点A到高点B);
- •
以A为起点、B为终点绘制斐波那契回撤工具;
- •
38.2%、50%、61.8%回撤位(向趋势方向)常为支撑(上涨趋势)或阻力(下跌趋势)。
- •
示例:
EUR/USD从低点1.0700(A)上涨至高点1.0900(B),斐波那契回撤位38.2%为1.0820(1.0900-(1.0900-1.0700)×38.2%),价格回调至1.0820附近时获支撑。
5. 成交密集区支撑/阻力位(Volume Cluster Support/Resistance)
- •
定义:历史交易中成交量高度集中的价格区间(如某货币对在1.0800-1.0850区间连续多日放量成交),因大量资金在此换手,形成强支撑或阻力。
- •
识别方法:
- •
通过MT4/MT5的“成交量分布图”(Volume Profile)工具,观察价格区间的成交量堆积;
- •
成交量越集中(如柱状图越高),该区间的支撑/阻力越强。
- •
示例:
GBP/USD在2023年四季度多次在1.2100-1.2150区间放量震荡,成交量显著高于周边区域→该区间成为强阻力位,后续价格涨至此时多次遇阻回落。
6. 整数关口支撑/阻力位(Psychological Support/Resistance)
- •
定义:市场参与者对“整数价格”(如1.1000、1.2000、1.3000)的心理预期,常构成短期支撑或阻力。
- •
识别方法:
- •
观察价格是否在整数位附近反复停滞(如1.1000);
- •
结合其他技术工具(如均线、趋势线)验证其有效性。
- •
示例:
USD/CAD长期在1.3000-1.3200区间波动,1.3000为整数关口,多次成为价格下跌的支撑位(因交易者认为“1.3000是重要心理底线”)。
三、支撑位与阻力位的实战应用技巧
识别支撑阻力位仅是第一步,关键在于结合市场环境、验证有效性,并将其融入交易策略。以下是实战中需掌握的核心技巧:
1. 验证支撑/阻力位的“有效性”
- •
多次测试原则:支撑/阻力位被回踩2-3次不破(如价格3次跌至1.0750均反弹),则有效性更高;
- •
成交量配合:价格触及支撑位时,若伴随放量买盘(成交量激增),则支撑更强;触及阻力位时,若伴随放量卖盘(成交量激增),则阻力更强;
- •
时间跨度:长期形成的支撑/阻力位(如1年以上的高点/低点)比短期(如1周内)更有效。
2. 突破后的“确认”与“反抽”
- •
有效突破的判定:
- •
价格收盘价突破支撑/阻力位(而非盘中瞬间刺穿);
- •
突破时伴随放量(成交量显著放大);
- •
突破后回踩不跌破(如突破1.0900阻力位后,价格回落至1.0880-1.0900区间即反弹,确认突破有效)。
- •
反抽交易机会:突破后,价格常回抽至原支撑/阻力位(现转为阻力/支撑)寻求确认,此时是二次入场点(如突破1.0900阻力位后,回抽至1.0900附近做多)。
3.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应用策略
- •
震荡市(无明确趋势):
重点关注水平支撑/阻力位和成交密集区,采用“高抛低吸”策略(在阻力位做空,支撑位做多);
- •
趋势市(单边上涨/下跌):
重点关注趋势线和均线支撑/阻力,采用“顺势而为”策略(上涨趋势中在支撑位做多,下跌趋势中在阻力位做空);
- •
反转市(趋势即将结束):
关注斐波那契扩展位或长期整数关口,若价格突破关键阻力/支撑且伴随背离(如RSI超买后继续上涨),可能预示趋势反转。
4. 结合其他指标增强信号
- •
RSI/MACD:当价格触及支撑位且RSI超卖(<30)、MACD绿柱缩短(空方动能减弱),可确认支撑有效;
- •
K线形态:支撑位附近出现“锤子线”“早晨之星”等看涨形态,或阻力位附近出现“射击之星”“黄昏之星”等看跌形态,可增强信号可信度;
- •
波动率指标(如ATR):高波动率下(ATR>平均水平),支撑/阻力位的突破更可能是真突破;低波动率下需警惕假突破。
四、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
- •
误区1:支撑/阻力位是“绝对边界”
实际中,价格可能短暂刺穿支撑/阻力位(如“假突破”),需结合成交量、K线形态等验证,避免盲目追涨杀跌。
- •
误区2:过度依赖单一指标
支撑/阻力位需与其他分析方法(如趋势线、均线、基本面)结合使用,单一指标的“失效”概率较高。
- •
误区3:忽略时间框架
不同时间框架的支撑/阻力位可能冲突(如1小时图的阻力位可能是15分钟图的支撑位),需明确交易周期(如日内交易关注15分钟图,波段交易关注4小时图)。
总结:支撑位与阻力位是“交易的地图”
支撑位与阻力位技术分析的核心是通过历史价格行为预判未来概率,其本质是市场心理与供需的“可视化表达”。实战中,交易者需:
- 1.
熟练识别六大类型的支撑/阻力位;
- 2.
验证其有效性(多次测试、成交量配合);
- 3.
结合市场环境(震荡/趋势)制定策略;
- 4.
辅助其他指标增强信号可信度。
掌握这一工具,交易者能更精准地把握入场时机、设置止损止盈,在外汇交易中实现“顺势而为,进退有据”。
版权说明: 本网站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,仅供学习、参考、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,不拥有版权,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,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!免责声明:本网站将逐步删除!